在一些多子女的家庭中,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,由于孩子生長速度較快,衣服剛買不久就感覺不合身了,這個時候,家長一般會把大一點的孩子的衣服給小一點的孩子穿。在經濟條件比較困難的時期,這種情況十分常見,也是一種降低開銷的有效手段。
不過,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,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,穿「新衣服」對于人們來說已經成為了稀松平常的事情,很多孩子會不愿意穿哥哥姐姐留下來的舊衣服了。這時,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「不節儉」而對孩子加以教育,有的家長不僅讓孩子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,連親戚朋友的衣服也加入了孩子的衣柜。
那麼,這種穿衣方式是否正確呢?
勤儉節約固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但是家長也需要注意孩子的反應。心理學家認為,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如果孩子對穿別人的舊衣服表現出強烈的抵觸心理,那麼我們不必強求。
畢竟,這種方式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,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。一、丟失對于自我命運的控制感
「控制感」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在心理需求之一。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亞伯拉罕·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認為,控制感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重要體現,擁有「控制感」的人會覺得自己的命運、人生軌跡是可控、可變化的,同時也會比那些缺乏控制感的人有更強的安全感。
一個人的控制感主要表現為對自我命運的控制、對他人的控制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控制。如果孩子連自己穿什麼樣的衣服都無法自己決定的話,那麼他會感受到絕望與無助,久而久之便會缺乏控制感。這時,孩子就會呈現出順從、缺乏主見、的性格特點,并且會極度缺乏自信,不敢表現自己。
二、長期被「施舍」,導致自我價值受損
那麼,如果孩子比較順從,經過你的說教或者是獎勵很快就接受了穿別人衣服的行為,那麼是不是對孩子就沒有消極影響了呢?并非如此。
家長對于孩子穿舊衣服的行為予以獎勵,也就給予了孩子更多的動力,他們會越來越不注重外表,并且在內心承認這種行為(不再對他們的自尊造成傷害),認為「穿別人的舊衣服」是理所當然的。
久而久之,孩子會形成容易妥協、隨隨便便的性格。并且,由于長時間接受別人用過的東西,他們會在潛意識中把自身認定為一個「被施舍」的角色,不僅別人樂意把不想要的東西給你,你自己也樂意接受。
表面上看這是節儉的「優良質量」,但是深入剖析就會發現事情并沒有這麼簡單。在自然界的動物社會群體中,地位高者總是能優先享受各種資源,地位低下的只能排在后面,盡管許多人不愿承認,但這確實也是人類社會的規則之一。
因此,長期使用別人用過的物品,會讓人在內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,自己是一個隨便將就的人,自己永遠得不到周圍人的重視。這樣一來,你追求美好事物的欲望就會降低,自我價值也會因此受損,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積極向上的能力。
三、極度自卑誘導過度補償心理
心理學上,「補償心理(Compensatory psychology)」指一個人如果感知到自身在身心某方面存在缺陷,就會想方設法去彌補它,如果不能及時達成,也會在以后的日子里以其他的方式盡可能擺脫自己所認為的「缺陷」,哪怕這個缺陷已經不存在了。
因此我們會發現,很多在小時候被嚴格限制穿著打扮的人,在長大之后會瘋狂迷戀于穿著打扮。在他們的潛意識里,如果不好好打扮,那麼就得不到別人的認可。
有的人甚至把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這上面,其花銷遠遠高出了實際需求,這樣的行為便是過度補償心理的體現。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·阿德勒(Alfred Adler)指出,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自卑心理,而正是這種自卑心理給了人「追求卓越」的動力。因此,如果我們曾經對某一方面特別自卑,那麼我們一旦有了條件與實力,就會對這一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同理,那些在原生家庭階段被限制穿著的窮孩子,會在這個方面極度自卑,導致他們在成年后在穿著開銷上極度奢靡。
由此看來,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并不是一種明智的穿著方式,我們一定要遵循實際家庭情況,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