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、存錢、社保是國人的三件大事,尤其是在20222年,存錢更是成為了「熱門」。銀行重新開門營業后,也迎來了存款業務的「開門紅」。對于國人而言,防患于未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誰會先來,所以提前存好錢,也算是做好一份準備。
而在大部分的中國家庭中,存錢的首要對象就是銀行。而其中給未來準備的錢,基本上都會選擇定期存款。但是你知道嗎?定期存款這幾件事不做好,甚至還有可能讓你的本金減少!今天除了和大家分享三個比較常見的情況以外,還要分享兩個我們很容易掉入的「陷阱」。
提前支取、到期不領和一張存單,是三個比較常見的問題,但是依舊有人不知道,尤其是后兩者。提前支取大家都知道,相對于活期存款而言,定期存款之所以收益更高,是因為有規定的時間期限。
如果未能滿足時間要求,就有損失收益的風險。而和提前支取一樣,到期不領也會有損失收益的風險。因為部分的定期存款,在你存款的時候是默認:非約定自動轉存。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你在銀行存了三年期的定期,到期后假設獲得本息11.5萬元。但是因為你是非約定自動轉存,這筆未能及時取出來的定期存款,就會轉入活期賬戶。一般情況下,接下來的收益,是很難和定期存款相提并論的。
而第三種一張存單就更加危險了,不只是有損失利息的風險,可能你的本金都處在懸崖邊。當然,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大金額的存款,尤其是超過50萬元的定期存款。我們都知道銀行針對本息在50萬元以下的存款,能夠享受《存款保險條例》(同一戶名、同家銀行,最高償付限額為50萬元人民幣)。
但是如果超過50萬,發生一些「意外」情況,就不能百分之百保證你的資金安全了。所以如果你的定期存款總額超過50萬,千萬不要傻傻的存在同一家銀行的一張存單了。另外兩種不怎麼常見,卻也會經常出現的情況,就是保單和飛單。而且有時候,這兩種有銀行職工的「有意成分」在其中,會讓你一個不小心就掉進「陷阱」。這也就更加需要我們自己「擦亮眼睛」,注意自己的定期存款有沒有被「掉包」。
在我們進行定期存款的時候,要留意存單憑證上的信息。
憑證上的存款金額、存款利率、存款時間都很清楚,可以避免被銀行職工拿去變成「飛單」。因為部分員工可能為了獲得高收益,不把訂單交還給銀行,而是放在別處。對于這類職工而言,他能夠獲得更高的傭金。但是對于存款者而言,卻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。而高風險的情況下,存款人很有可能有損失本金的風險。保單,顧名思義就是保險。銀行現在的業務也比較多,可能在一些銀行職工的誘導下,尤其是利息更高的誘導下,很多人會誤買到保險。而且如果你想要提前支取這筆錯誤將定期存款買成保險的錢款(退保),可能還會出現本金虧損的情況。如何避免呢?一般情況下,保險都需要簽一些合同,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仔細的查看其中的內容,避免被「牽著鼻子走」。并且因為不經過銀行,它蓋的章也不會是銀行,而是其他的公章。這個看章的方法,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