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平時薪水不多,但是又想存錢該怎麼辦?今天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,用100元就能無痛儲蓄,甚至連銀行都不用跑,在郵局就能做,錢滾錢,讓我們早日實現財務自由!
下面就跟著我一起學習一下吧!
常見的銀行定存:
一般銀行的定存主要包含三種,整存整付、存本取息和零存整付。
整存整付:是指整筆金額定期存款,到期后,連本帶利一起返回,中間如果要用這筆錢,需要解約,利息直接打八折。
存本取息:是指存進將一筆金額,然后每個月取回利息。
零存整付:每個月固定存一筆錢,然后等到期之后,全部本金和利息能夠一起返回。
像是我們這種很想存錢,但是每個月只能擠出100元存錢的人,就非常適合最后一種存錢方法。
到時候,如果只是存到一半不想存了,只要不是整筆解約拿走,那麼利息就不會打折,只是剩下沒有存入本金的月份,沒有利息罷了,十分方便。
一般銀行的基本存款門檻為一千元,如果想要更低的,我們不妨去郵局看看。按照郵局的儲蓄規定來看,零存整付每個月最低只需存上100元,存期一到三年皆可。
不過由于每筆錢存入的時間不一樣,那麼每次得到的利息也是不同的。相比較之下,這種存法每年能夠領取的利息,要比整存整付得到的利息要少。
既然利息少,為什麼會推薦給小資呢?原因有二:
首先,通過這種零存整付的方式,培養小資一族的存錢習慣,給予一定的心理壓力,幫助大家規劃良好的花錢計劃。
其次,積少成多,當最后看到總的積累資金,小資族會更有成就感,更容易堅持。
最后,如果不零存整取,留在活儲中計算利息,甚至會比這樣利息更低。
因此,零存整付對于小資來說,還是比較友好的!
如果存入之后,利息又上漲了,想要高利息,該怎麼辦?
別擔心,都能解決!
我們直接這筆定期存款取出來,然后再重新存一遍就能夠享受最新的高額利息了。是不是很簡單呢?
最后,還是想提醒大家,存錢的時候,不要被工作人員口中「高利息高回報」
的產品誘惑,小心不僅利息拿不到,就連本金都賠進去!房子和錢,哪個更值錢?如果是在過去,那麼很多人肯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房子。筆者的一位親戚,在幾年前賺了一點小錢,買了一套房子,從農村跑到城市生活。本來很多人都以為他生活不了幾年,結果人家舒服的很,現在子女也跟著在城裡上學,一家人就從幾年前的那個決定中從農村人變成了城裡人。
對于不少家庭來說,有幾十萬存款是比較常見的現象,那麼,問題就來了,你如果手上有50萬現金,是買房子還是存銀行呢?之所以有此一問,主要原因就在于錢放在那裡越來越不值錢,而近年的房價一直處于盤旋上漲中,到目前已經處在一個相對高位。在投資管道狹窄的情況下,這是擺在大家面前比較現實的問題。
手上有50萬現金,是買房子還是存銀行?行家的專業分析點醒了我。第一,先來看看50萬現金,夠不夠買房?
從統計的相關資料顯示,目前全國住房均價過萬元的城市已經超過80個,就是說你購買100平米房子,也需要100萬,首付3成的話,差不多要34萬,你有50萬的話,可以首付5成了。不過,很多城市住房均價遠在1萬之上,即使在同一個城市,好些的地段房子價格也遠超1萬的均價。所以,城市越好,價值潛力越大,自然價格也就越高,50萬現金作為首付的話,需要根據你所在城市房價來決定。
第二,再來看看50萬現金,存銀行收益是多少?
50萬存1年定期,收益是7500元,存兩年期,存款收益是2.1萬,存三年期,收益是4.125萬。
當然,很多人不一定都選在銀行存款,目前比較安全的貨幣類產品收益相比存銀行的收益也不低。比如用得比較多的各種寶類,可以隨時存入和提現,很是靈活,年化收益為2.4%左右,那麼50現金1年的收益是1.2萬。相比銀行定期高出4500元。有人可能會說大額資金可以與銀行協議利率,不過,50萬不算什麼大額存款。
第三,對比之後,到底是買房還是存銀行呢?主要關注3點:
1.看未來房價趨勢
整體上看,在國家嚴厲樓市調控政策情況下,「房住不炒」定位和「一城一策」實施,房價不會有大的上漲和下跌。
當然,對于那些依靠棚改貨幣化安置而引起房價大幅上行的城市,隨著改為實物安置措施,房地產市場大機率沒那麼火熱,平穩是主基調。之所以說「平穩」
而不是下跌,主要原因還是地方採取措施「照顧」,防止房價出現大幅回檔,從而影響地方經濟。事實上,自去年下半年以來,我們一些率先調整的4、5線城市,地方上都採取了強有力的管控措施,維護了房地產市場平穩。但要注意,這裡說的是整體,並不代表不同城市都會一樣,對于那些產業基礎好,發展潛力大的城市,他們對人口吸引力比較強勁,加之引人政策助力,住房需求增加推動房價上漲的趨勢還會持續,這些城市的房價還會有不錯的表現。2.看未來貨幣貶值幅度
一般採用M2減GDP演演演算法,在過去10年,09到18年間,實際貨幣貶值幅度大概在7%左右,換成通俗的話講,也就是現在50萬現金,只能買到10年前25萬的物品,貶值幅度大概在50%。
不過,由于未來經濟增速放緩,未來貨幣貶值幅度也會趨緩。M2從過去十年年均10%以上,會下降到未來5到8年的6%-6.5%左右,對應的貨幣貶值幅度可能在6%左右,雖然說現金相比過去貶值幅度趨緩,但仍面臨較大的貶值壓力。
如果你手中有50萬現金,只存銀行的話,由于銀行最長存款週期是5年,如果存10年的話,相當于兩個週期,總共收益為33.5萬。這個收益跟貨幣貶值比起來,50萬本金加33.5萬利息共計83.5萬,按照貶值幅度50%算,那麼實際只相當于41.75萬,還是有8.25萬被增發貨幣稀釋掉了。這樣看,存銀行顯然是不能抗通脹的。從長期來看,為啟動經濟活力,存款收益還會跟隨下行。
3.總結比較:買房還是存銀行?
從上面的分析得知三個方面結論:
一是只要房價不漲或少漲,肯定是存銀行劃算,這主要存在于個別經濟發展潛力不足、資源型轉型不成功城市;
二是只要城市吸附力強,人口流入指標呈現淨增長,那麼這樣的城市房價大機率會繼續上漲,幅度肯定超過存銀行收益率,加之槓桿的作用,還大機率會跑贏貨幣貶值幅度,增不增值主要看城市、產品、地段、物業等因素。
三是無論如何,如果你有50萬現金,肯定是不能放在手上,放在銀行也不能抗通脹,唯有把錢投出去,至于如何投,首先是安全,其次是要考慮通脹因素。當然,除了自住地無法選擇外,而對于保值增值為目的的買房,好城市房產或是一個不錯選項。
對于房子來說,無疑是人們家庭當中最重要的商品。畢竟現在的房價還是比較高昂的,根據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的平均房價達到了10329元/平方公尺,可以說現在的平均房價已經突破了萬元大關。這也就導致人們買房比較困難,很多家庭為了買一套房子,都是掏空了家庭的積蓄,背負著三十年的房貸,才擁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。
并且對于那些已經買房的家庭來說,房子就是家庭最重要的財富。畢竟買房時掏空了自己家庭的積蓄,還透支了自己未來的收入。
根據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,房子占據了城鎮家庭70%以上的家庭財富。從這點我們就可以看出,現在的房價已經非常高昂了,導致房子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。畢竟這麼高昂的房價,不僅讓人們買房比較困難,同時三十年的房貸,也讓這些家庭透支了未來的積蓄,同時使得自己的消費能力下降,導致自己生活質量也隨著下降。尤其是對于那些年輕人來說,剛畢業沒幾年,收入水平還不是很高,手中也沒有多少積蓄,這樣的情況下,這些年輕人想要買房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