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裡有豬油的要留心,現在知道也為時不晚,很重要,叮囑家人記心上
2021/09/22

「吃了幾十年的豬油,怎麼突然就會致癌了呢?你可別在網上看到什麼就信,現在偽科普這麼多,自己也要擦亮眼啊!」

李阿姨教育女兒,家裡一直都是植物油和豬油混著吃,結果女兒放學回來就說什麼「豬油吃多了會致癌」,非讓李阿姨把豬油撤了,李阿姨很納悶,還從來沒聽過這個說法,依據又是什麼呢?

豬油吃多了會致癌嗎?

關于豬油致癌的說法,主要與豬油在高溫(超過200℃)製作過程中,可能產生苯並芘、二甲基亞硝胺等致癌物有關。但是注意,豬油中含有少量蛋白質成分,其化學作用所產生的致癌物質也含量較低,對人體的傷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所以「致癌」一說,其實有點聳人聽聞了。

而豬油之所以受人喜愛,是因為用它做飯香,而且客觀來講,它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,而人體也需要一些油脂來合成人體所需的重要物質,所以豬油也可起到部分作用,比如:

它可以提供我們人體必需的脂肪酸,進而幫助調節人體生理功能,而這種脂肪酸是人體無法自我合成的,所以只能從飲食當中攝入。

同時,它還可以幫助促進人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,包括維生素A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等。其中,油脂主要作為載體,便于人體吸收、消化。此外,豬油中所含的脂肪,也可以為人體提供一定熱量。

所以,適量攝入一點豬油,對人體健康有利,不過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提醒,豬油確實有它的營養價值,但是大家切記,不可將它當做保健品。

網傳「一勺豬油=五副藥」的說法更是沒有依據,所以大家要謹慎辨別。而且豬油當中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脂肪,且多屬于飽和脂肪,吃多了,對人體健康並不利,可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所以不能亂吃!

大豆油、花生油、豬油、橄欖油,哪種油更好?

除了豬油,生活中還有很多食用油種類供我們選擇,而人們也會比較哪種油更健康,今天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下。

在回答這個問題前,我們先來瞭解下脂肪,其性質和特點取決于脂肪酸,而根據脂肪酸的類型和含量多少,又可細分為4類,分別為:飽和、不飽和脂肪酸、單不飽和、均衡型脂肪酸型。而我們平時比較常用的油類有:大豆油、花生油、豬油、橄欖油。不同的油脂適宜烹飪方式、人群也是不同的,具體如下:

1.大豆油

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,這類脂肪酸穩定性比較差,所以不耐高溫,容易氧化,只適合燉煮、炒菜,不宜油炸。

2.花生油

均衡型,與其它三種類型的脂肪酸含量都比較接近。可用于炒菜提升香味,且不易被高溫氧化,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。

3.豬油

以飽和脂肪酸為主,這類油含大量膽固醇,所以過量攝入,可導致甘油三酯、血膽固醇、LDL-C升高,提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,但此類油比較耐高溫,適合油炸。

4.橄欖油

單不飽和脂肪酸型。這類油脂有助于降低LDL-C水準,相對健康,有高血脂、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優先選擇此類油脂。但此類油也不耐高溫,所以不宜用來炒菜!

總的來說,這些脂肪酸都是人體代謝所需的物質,所以並沒有哪一種油最好一說,而如果想吃得更健康,建議上述這些油可以輪換吃,或者多備幾種,根據烹飪方式選擇合適的油。

此外,為了更加健康地攝入油脂,在攝入量以及存放方面也要多加注意!

吃油也要健康,2點事項要注意

1.指南攝入標準

油脂攝入過多,對健康肯定是不利的,所以要注意控制攝入量。根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議:普通的成年人日飽和脂肪攝入量不得超每日總熱量的10%。

如果以1個成人1天攝入2000Kcal熱量來算,他1天的飽和脂肪攝入量應控制住22g左右,如果全換算成豬油,也就是56g左右。

但注意,這並不代表我們一天可以吃56g左右的豬油,因為我們一天攝入的食物當中,很多都含飽和脂肪,比如肉、蛋、奶等,加起來可能豬油還沒吃就超了,所以要注意把這些都算進去,整體少吃豬油!

2.存放注意事項

食用油也有保質期,一般在6個月左右,所以建議大家如果不是經常做飯,最好先購買小包裝的食用油,儘量控制在3個月內用完,避免氧化。存放時儘量放在常溫處,避光保存,並遠離灶台。

總結:適量攝入豬油,並不會致癌,還可維持身體健康,所以,大家不要談到豬油,就嫌棄、害怕!豬油只是一種常見食材,健康飲食,在于多樣、適度。

穿對衣服氣質加分!中年媽媽 「盡量少穿內搭褲」小心缺點暴露 , 示范「今年最減齡穿搭」修飾惱人下半身
2023/07/26
夏天到了,不蓋的被子別放柜子!學江蘇老太「新」做法,家里真干凈,太方便了
2023/07/26
家裡發現「螞蟻」怎麼辦?不用擔心,教你「一招」不用殺蟲劑就能消滅牠們
2023/07/26
種黃瓜高手自創的新方法非常簡單,不花一分錢,一棵能結一大串
2023/07/25
只需幾個泡沫箱,不用土也可以在家里種小青菜吃,這個方法太好了
2023/07/25
3種果樹,隨便剪個枝,插里就活,長一年,果子密全家吃不完
2023/07/25
老人常說:「孩子的衣服不能晚上洗」,到底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呢?
2023/07/25
54歲伊能靜帶火了一種穿法 ,叫「裙子穿在褲子外面」,低調又時髦
2023/07/25
袁詠儀的時尚真難懂,西裝外套直接當裙子穿,「肌肉腿」都露出來了
2023/07/25
印度發明「稻草空調」,能抵擋50度高溫 ,300元一台供不應求,花錢少效果好
2023/07/25
不要把蔬菜和塑膠袋一起放進冰箱了 !我也是剛知道,學會不吃虧
2023/07/25
酒店辭職的員工透露 :外出住酒店時,這3個房間儘量避開,再高檔的酒店也一樣
2023/07/25
床單顏色有禁忌!「3種顏色」能不用,就盡量不要用,別不當回事!
2023/07/25
河南最牛「釘子戶」,出100億也不賣,專家進屋考察後:不賣就對了
2023/07/25
香菜自己種,10天就能摘,吃一茬冒一茬,種一次吃半年,別再傻傻花錢買了!
2023/07/25
不用買盆栽,「3種」水果種子,扔花盆里面,20天長成漂亮小盆景
2023/07/25
陽台上種植辣椒的小妙招,只要這樣種,一家人都隨便吃!
2023/07/25
陽台種哈密瓜的好方法,種出來的哈密瓜又大又甜,2個月就能收獲
2023/07/25
用塑料桶在家種佛手瓜,一棵苗可收上百斤,種一次就可以吃上幾年
2023/07/25
種植紅薯教你一妙招,紅薯一窩窩結又大口感好,畝產萬斤不是夢
2023/07/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