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銀行存款,每個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,年輕人覺得銀行存款其實沒必要存,一是自己沒那麼多錢,二是收益太低,沒有投資股票、基金划算。但對于上了年紀的國人來說,因為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弱,銀行存款這類穩健型的理財方式非常適合他們。
但是,銀行存款雖然沒有本金虧損的風險,儲戶卻會遇到存款變理財、存款變保險之類的情況。所以,儲戶在去銀行存定期存款的時候,如果銀行員工對你說這3種話,就要注意了。
1、如果你的錢可以長時間不用的話,可以選擇這款利息更多的產品,利率比定期存款高不少。
2、你看你挺會賺錢的,如果這些錢好幾年不用的話,建議你給自己做一份長期的儲蓄,可以為以後的養老做準備。
3、有一款存款很適合你,2萬元起存,只要每年存2萬,如果存3年放3年,6年後再來銀行取錢,就能賺很多利息了,並普通定期存款划算。
如果聽了這3種話,你就動心了的話,那很可能最後會發現自己的存款變成理財產品或保險產品了。其實銀行的理財產品以及保險產品並非一無是處,但是它們存在著風險,購買的儲戶可能不僅賺不到利息,反而會損失本金。
至于銀行員工為何要這樣做,一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指標,如今的銀行員工都是存在任務的,也包括理財產品的推銷。有的銀行員工為了儘快完成任務,自然會出現不適當的行銷行為。所以,如果發現銀行員工開始說這3種話的時候,儲戶就要留意了,不要過于追求高利率。
銀行存款在中國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理財方式,很多國人在理財是首先考慮的就是它。因為銀行存款雖然收益比不上很多理財方式,但沒有任何風險,不用擔心本金虧損的可能,很適合那些穩健型理財的國人。
不過,銀行存款雖然安全,但有時卻會因為銀行員工出現問題。近幾年來,網上有部分儲戶反映,說自己到銀行存定期存款,最後卻發現存款變成了保單!在這樣的情況下,不少國人變得不再那麼相信銀行,擔心自己也會遇到存款變保單的事。
其實,儲戶沒必要太擔心這種情況,如今銀行業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嚴了,很少再有這樣的情況出現。而且,儲戶只要在存款的過程中多注意細節,就能夠避免遭遇存款變保單的事。對此,銀行員工給出了實用易學的3個小技巧。
第一,看看是否有錄音錄影。
有關部門規定,如果客戶想要購買銀行理財、保險以及黃金等投資類產品,必須要在有監控的房間內進行,而且所有介紹過程要有錄音錄影。所以,如果有錄音錄影,那說明你購買的很可能不是定期存款。
第二,看看銀行給的憑證形狀。銀行存款的定期存單一般是長方體的,面積不大,而保單的面積則達到了A4紙的大小,比定期存單大上很多。所以,儲戶在存款的時候可以多注意這一點。
第三,看銀行給的回單資訊。如果是定期存單,那麼上邊一定會有該銀行的標識,有銀行的印章,而且還有明確的起止時間、利率等資訊。而保單不同,上面只有保險公司的印章,沒有銀行印章,也沒有明確的固定利率。